【過渡性房屋】前政府物業翻新改建而成「喜居」 11個單位已全數入伙
發布時間: 2022/06/13 17:47
最後更新: 2022/06/13 17:52
本港首個前政府物業翻新及改建的過渡性房屋項目,位於摩星嶺域多利道405號至406號的「喜居」,於農曆新年前1月開始入伙,11個單位現已全數租出予基層單身人士,一共11名居民。
摩星嶺域多利道項目「喜居」原是政府閒置建築物,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獲發展局「支援非政府機構善用空置政府用地」計劃資助,及運房局支持,將建築物進行翻新及改建工程,工程於2021年5月動工,至2021年12月完工。項目旨在善用閒置政府物業,以協助正住在惡劣環境、有輪候公屋需要的基層單身人士,改善目前居住環境。
社協表示,項目命名為「喜居」,是期望基層居民能懷著欣喜的心情居住,同時透過緊密的鄰里關係為獨居的居民帶來支援,協助建構人際網絡,讓每位居民能安心居住。計劃強調「睦鄰共居」的設計概念,著重鄰舍共居及互助文化,設計着重房屋自然採光,具通風的窗、衛生、安全、每間房均有獨立洗手間,並設有共用廚房及天台等公共空間促進住戶交流,租金按居民經濟能力而定。
社協期望以小型市區項目作為先導,融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,幫助劏房基層藉著社會房屋的環境及社區互助、社會服務的支援,增強脫貧能力。
然而,公屋輪候時間已達6年,非長者單身更是十年以上,逾20萬的基層市民租住租貴環境惡劣的籠屋、板房、劏房等,社協促請政府正視問題,將社會房屋政策恒常化、主動覓地建屋、增加資助民間團體於市區營運和興建單位。
社協指,房屋署、房協、市建局亦應積極參與興建,官民合力增加過渡性房屋的供應量至不少於5萬個單位,務求在中短期內紓緩20多萬戶身處困境的公屋輪候冊住戶的住屋需要,長期配合「減劏」時間表,讓不適切房屋居民看見曙光。
社協2015年開始倡議過渡性住屋政策,2016年更於社區內開展各項社區過渡房屋計劃服務,截至2022年5月,營運330個單位和宿位,服務逾710個基層人士。
政府派發電子消費券 一文看清最新商場商戶優惠:https://bit.ly/3xdMkJc
HKET 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:https://bit.ly/3cNFwr7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
責任編輯:李榮忠